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中药趣闻
发布时间:
关 键 字:
    • 药材趣闻   | 牡丹皮入药的神奇故事2015/09/17 08:39:59

      导读: 牡丹是花中之王,象征着华丽与富贵,被世人争相赞颂,而牡丹的干燥根皮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名为牡丹皮,简称丹皮。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古代就有医药广告?!您相信吗?2015/09/07 17:16:52

      导读: 我国古代的医药广告兴起颇早,其中以宋代最为突出。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治病兼售生熟药,门前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四座,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信息传播甚广。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一灵验丹方,名为“黑虎”。王氏以“黑虎王家”作为市招,名闻遐迩。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神秘的配方成员——药引子2015/09/07 17:14:04

      导读: 在各种武侠小说中出现的神乎其神的“药引子”究竟是什么呢?长白山上的千年人参也是药引子,剧毒无比的蛇毒也是药引子,最常见的小说里的药引子怕是血液了吧……这药引子是做什么的呢?有什么样的必要性呢?让我们来读一读下面的文章吧!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淫羊藿的来历2015/07/21 16:03:12

      导读: 在中药里,有一味强阳补肾的中药——淫羊藿。相传,这个名字的得来和入药还颇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呢!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夏枯草的传说2015/07/21 16:01:06

      导读: 以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四书五经,然而却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如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久医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薏苡仁里的冤案2015/07/08 14:26:45

      导读: 薏苡仁入药的历史很长,《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养心的上品。它有许多别名,如起实、感米、菩提子、必提珠、益米、裕米、苡米、苡仁、六谷米、药王米、药玉米、回回米、沟子米、催生子、蓼茶子等30余个。薏苡仁果实成熟后,除去外壳及黄褐色外皮,用文火炒至微黄,或与麸皮同炒后就可入药了。其气微,味甘淡,以粒大、饱满、色正、形体完整者为佳。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吴茱萸的传说2015/07/06 15:40:37

      导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还反映了古代重阳插吴茱萸这一民间习俗。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中药三七名字的由来2015/06/23 10:40:03

      导读: 三七之所以称为三七,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三七从生长环境、茎叶形状、种植年限、医疗效用等方面跟“三”和“七”这两个数字有关。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朱进士细论小柴胡2015/05/07 10:43:25

      导读: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说这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但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后病未见轻,倒增加了腹满.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中药名记趣2015/05/05 10:02:26

      导读: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麻黄的由来2015/04/14 10:00:12

      导读: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查看全文]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共102页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