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中药趣闻
发布时间:
关 键 字:
    • 药材趣闻   | 叶天士妙用南瓜蒂2016/08/02 16:40:34

      导读: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而且是一位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无所不精、贡献巨大的医学大师。他天资敏悟,谦恭好学,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时人誉为“半仙”,从他妙用南瓜蒂的案例也可窥见一斑。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六神丸的传说2016/08/02 15:56:38

      导读: 相传,康熙年间有个叫雷允上的郎中,从江西来到苏州,在观前街摆了个草药摊。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北人参、南三七”的由来2016/08/01 16:46:23

      导读: 说起人参,相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作为名贵中药材,价比黄金,有着家喻户晓的知名度。的确,人参是百草之王,但很多人对人参的认识仅仅流于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人参的家族成员,与人参并称“北参南七”的三七,它们可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这点却鲜有人知。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燕窝知识及传说2016/08/01 16:20:00

      导读: 燕窝别名异名有燕菜、燕根、燕蔬菜等。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形似元宝。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华佗发明麻沸散2016/07/30 09:35:39

      导读: 华佗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外科医生。有一天,华佗接诊了一位患烂肠痧的病人,由于病情严重,华佗不得不立即给病人做手术,这一忙就是好几个时辰。手术做好后,华佗感到筋疲力尽。于是,他便喝了几杯酒以解除疲乏。谁知却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中医称“堂”的来历2016/07/30 09:32:10

      导读: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行医者,多把自己的药铺、药店以“堂”相称,以堂为荣,如“天益堂”、“同仁堂”、“济益堂”等。据考证,这“堂”字之称,原是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那时兴起的。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芦根,不用钱的退烧药2016/07/29 16:45:50

      导读: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具清热生津、止呕、 除烦之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 烦热 口渴、舌燥少津之征,或胃热呕逆、肺热 咳嗽、痰稠、 口干及外感风热的咳嗽。关于芦根,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呢。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傅山的“怪脾气”2016/07/29 16:41:45

      导读: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现在的太原市)出了一位名医叫傅山,他精通医道,发明了不少补养药品,像“二仙和合丸”“八珍汤”等方剂,至今还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使用。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人参最初叫“人生”2016/07/28 09:45:28

      导读: 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好心的老人劝他们说,马上就要下雪,别进山啦!万一碰上封山,你们就下不了山啊!可他俩凭着自己年轻力壮,硬是不听老人劝,带了弓箭刀叉,进山打猎了。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相思子不是中药红豆2016/07/28 09:44:17

      导读: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来同去戍边者都回来了,惟有其夫未返。妻思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后来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中国古代八大毒药2016/07/27 16:14:46

      导读: 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

      [查看全文]

    • 药材趣闻   | 阿胶的起源与由来2016/07/27 16:10:03

      导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有关阿胶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距今约有二千年。书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并沿用至今。

      [查看全文]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共102页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