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藤三七栽培技术

来源:中华中医网  责任编辑:王国强  日期:2013/07/07 09:37:11   浏览次数:395
分享到:
【导读】 藤三七栽培技术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

  藤三七栽培技术

  藤三七耐热,喜温暖湿润、半阴的气候,忌强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涝。生命力旺盛,叶即使不采摘,下部叶片也不黄化,而且叶片越来越大。其生长适温25—30℃,遇0℃以下低温或霜冻,地上部份即死亡,在南方地区,地下部份能越冬,北方地区地下部份不能越冬。因此,南方多采用露地栽培,北方则多采用温室栽培。

  藤三七可在3—4月采用株芽或扦插繁殖。苗龄30天左右,即可移植到土地肥沃、半阴的地块。移植前种植地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复合肥50—100kg作基肥,整1.5m宽的高畦,双行植,株距40cm左右。

  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浇水施肥。生长初期打顶,可促进侧枝的发生,株芽和花穗要及时摘去,否则消耗植株的营养。在炎烈的夏季,光照过强时,可选用透光率50—60%的遮阳网遮荫,有利于植株营养生长,提高商品质量。

  藤三七可收获叶片、嫩梢、株芽和块根。在生长初期可零星采收叶片和嫩梢;在生产盛期,可大量采收叶片和嫩梢,但以不影响植株生长为度。采收时以产品不老化为标准。块根一般秋后或换茬作为辅药用时收获;株芽可待植株长大后随时收获。

  藤三七很少发生病虫害,其主要病害是褐斑,被害叶片上病斑近圆形,边缘近紫红色,边界清晰,易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不能食用。防治方法:一是适当密植,注意通风,控制浇水量;二是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促使植株早生快发;三是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58-558331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