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明党参种植技术

来源:中华中医网  责任编辑:王国强  日期:2013/06/19 17:54:07   浏览次数:858
分享到:
【导读】 明党参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腐殖质土,育苗地耕翻深度10厘米左右,移栽地耕翻深度25-30厘米。结合耕地施足底肥,一般亩施饼肥100公斤,农家肥10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混合发酵后施入。移栽地还可适当增加基肥。整地后做畦,畦宽1.2米,畦长视地形而定。

(二)种植方法

1、选株留种 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株,并适当打去侧枝,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实呈黄褐色时,分期分批采收。

2、种子处理 采收后的果实忌高温、风吹或干燥。种子先用干砂拌匀贮于阴凉处,至9-10月再将种子用含水25%的湿砂拌匀后,贮于室内阴凉处备用;或先用含水25%的湿砂拌匀贮于阴凉处2个月后,再将其阴干贮藏备用。

3、育苗 一般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条播、撒播均可,以条播为好。条播行距20-25厘米,开7-10厘米深的平底沟,将种子连同湿砂均匀撒于沟中,然后撒一层草木灰,再覆盖一层草屑及细土,以防雨水冲刷露出种子和造成土壤板结,每亩播种量5公斤。撒播可将种子拌湿砂均匀撒于畦面上,再覆盖一层草木灰、草屑及细土,以不露种子为度,播种量7.5公斤。

4、移栽 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将当年苗挖出,且勿伤根,按苗的大、中、小分别移栽。最好随挖苗随移栽,成活率高。待栽的种苗应放在荫蔽处保存,以防失水,降低成活率。移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栽种株距6厘米左右,芽头向上,覆土高于芽头3厘米左右。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随时除杂草,于4月中旬,5月上、中旬结合除草进行松土。当苗高6-10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应兑水浇施;苗高12-18厘米时,进行第2次追肥,用过磷酸钙、尿素、水(2∶2∶1000)的混合液肥(滤去残渣)喷浇。

明党参幼苗怕强光、高温,应于6月上旬在畦面上种植遮阴作物,可按行、株距25×40厘米种植大豆或紫苏等作物。

2、大田管理 移栽当年的12月中旬,结合松土除草施越冬保温肥,并清理畦沟。翌年从4月上旬开始至植株封垄,及时进行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和草荒。植株枯萎倒苗后,及时覆土保墒。第3年的管理与上年相同。

施肥:于移栽后当年12月,用人粪尿浇灌1次,第2次于翌年4月上旬,正值植株迅速生长和根膨大期,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7.5公斤兑水浇灌;第3次于5月中旬,正值开花结果期,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并增施磷肥,亩喷施过磷酸钙1公斤,兑水50公斤;第4次于12月中旬,亩施轻度发酵的饼肥50公斤,厩肥2500公斤;第5次于第3年3月下旬,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

生育期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遇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障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裂根病:明党参种植在粘重、干旱的土壤上,如遇降雨集中或大量浇水时,根部表皮组织因大量吸水膨胀而形成纵向裂口,易感染病菌,引起伤口腐烂,蔓延枯死。防治方法:选择适宜土壤种植,做到及时排水或浇水,控制土壤湿度。

猝倒病:高温潮湿季节,幼苗易感染致使茎基折断而死亡。防治方法:于播种前将根部或种子用"401"抗菌素1000倍液浸泡24小时,取出后晾干种植;发病后,可用"401"抗菌素1000倍液浇根部。

2、虫害 蚜虫:多在4月底至5月中旬发生,危害叶片及花茎,造成新叶不能展开,老叶皱缩,不抽苔、不开花。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剂2000倍喷洒。

黄凤蝶:以幼虫危害幼苗和嫩枝。防治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1:1000倍液喷洒,7-10天1次,连续2次即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58-558331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