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药博百科---​淡竹叶

来源:药博商学院  责任编辑:药小博  日期:2018/05/10 16:40:17   浏览次数:961
分享到:
【导读】 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

【概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

【别名】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冬(《闽东本草》)。

淡竹叶_中药材

【产地】野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产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此外,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河南等地亦产。

【形状鉴别】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30~60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黄色,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1~2毫米;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2~3.5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气微弱,味淡。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甘淡,寒。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淡竹叶_中药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事项】《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相关配伍】

1. 淡竹叶治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埔姜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 

2. 治发热心烦口渴:淡竹叶10-15克,水煎服。 

3. 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4. 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叮咚藤、凤尾草各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 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6. 治膀胱炎:淡竹叶15克,灯心草10克,叮咚藤6克,水煎服。 

7. 治肾炎:淡竹根及块根、淡竹叶、杜枝杜(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 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茶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9. 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10. 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 治肺炎高热咳嗽:淡竹叶30克,麦冬15克,水煎,冲蜜服,日2-3次。 

12. 治小儿发热、惊风:淡竹叶、灯心、麦冬各6克,乌豆15克,竹心20条,柿饼1块,水煎服。 

13. 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金素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14. 预防麻疹:淡竹叶12克,夏枯草30克,钱葱(马蹄)40-60克,水煎当茶饮。 

15.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 

16.竹叶汤(《外台秘要》)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17. 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咽喉痛。

【相关论述】

1.《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2.《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3.《握灵本草》:去胃热。

4.《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5.《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6.《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痛。

7.《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8.《广西中药志》:治鼻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