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黄芪种植技术

来源:  责任编辑:renn  日期:2013/03/13 11:09:44   浏览次数:550
分享到:
【导读】 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至1.5米,药用根茎,其主根圆柱形,黄褐色,梢木质化。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

黄芪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至1.5米,药用根茎,其主根圆柱形,黄褐色,梢木质化。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

一、选地整地:黄芪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不宜在低洼积水地种植,根部较深,种前应深耕土地,适时洇地,干旱地区在雨季种植不错。

二、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末和春天播种均可,也可以进行夏播。在播种之前将种子用水泡涨,浸泡时间约6-8个小时为宜,捞出后用沙子拌起来,发现有芽时即可播种。一般7-10天出苗。条播,按行距25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用大锄稍用力推平,然后再将畦面搂出浮土。

三、田间管理:苗高8-10厘米间去拥挤苗,株距8-12厘米为宜,定苗后要浇水追肥,亩用尿素10-15公斤。苗期注意中耕除草。雨季湿度过大,要注意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在7-8月间时有白粉病发生,可用粉诱宁或白粉灵、及多茵灵、托布津液按说明喷治,一次或二次痊愈。

五、收获加工: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挖出或拔出,去掉泥土和芦茎,晒干入药,也可以鲜卖。 增收措施:种前多施有机肥做底肥,深耕耙细,产量会有明显上升。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