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中药材生地的种植技术和加工

来源:药博商城  责任编辑:renn  日期:2014/02/17 10:45:30   浏览次数:603
分享到:
【导读】 生地,别名地黄,以地下根茎入药,有清热生津、润燥凉血及止血之功效。熟地有滋阴补肾、补血、调经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地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及保肝脏的作用。主产河南、山西,现各地均有栽培。

    生地,别名地黄,以地下根茎入药,有清热生津、润燥凉血及止血之功效。熟地有滋阴补肾、补血、调经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地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及保肝脏的作用。主产河南、山西,现各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生地有“三喜”特性,即“喜凉爽气候、喜阳光充足、喜黄墒”,但也有“怕高温、怕阴雨连绵、怕水涝”的“三怕”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土地深厚的沙质壤土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9~30℃。忌连作。

整地和施肥

    选地势高、排水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饼肥50公斤及含氮、磷、钾各15%的复台肥50公斤。并做80厘米的高畦。

播种

    生地采用种茎繁殖。播种期有春播和夏播两种。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在芒种前后,以麦茬、油菜茬为主。播种前,先将种茎截成5厘米长的小段作为种裁。用草木灰浸沾两头以防病菌侵染。稍晾后即可播种。每垄栽双行,呈三角形等距离栽植。株距30厘米。种栽深度3厘米。每亩播种量50公斤。

田间管理

    生地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若规模种植,应于出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以有效防除各种杂草。阴雨天气注意排水。及时摘去偏苗和花蕾,以防消耗养分。立秋前后.生地进入根茎膨大期,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总之,生地的田间管理应围绕“三喜”、“三怕”的特性去管理。

病虫害防治

    斑枯病又称青卷病,7月中旬开始发病,特别是阴雨连绵天气骤晴后.低洼积水地发病多。发病后外叶开卷,但内叶仍青绿,布满斑点。防治时可用1:1:50波尔多液于发病初期防治,或用8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枯萎病又称“干腐病”,由一种真菌引起。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水泽状褐斑,由外延叶逐渐向内心叶蔓延,叶柄腐烂,继而块根干腐,最后枯死。6—7月份发病严重。可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区。害虫主要为红蜘蛛,可用克螨特杀灭。

收获与加工

    春生地于lO月份采挖。夏生地于儿月份采挖。将挖出的鲜生地去净泥土后烘干即可出售。将生地浸入黄酒,用火炖于黄酒后再晒干,即成熟地。1亩可产干品400公斤。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