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材趣闻 | 中医典故:说说李时珍对“胰”的认识 2013/06/22 17:16:15导读: 中医之命门,乃三焦发源地,它可以温养脏腑,蒸腐水谷,又和肺有密切关系。中医的胰,古字写作(月臣)。李时珍云:“颐音胰,亦作胰。……
-
药材趣闻 | 中医文化: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 2013/06/22 17:14:29导读: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着作,至今仍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在这部着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
-
药材趣闻 | 中医养生:难得糊涂 糊涂“得”健康 2013/06/22 17:13:02导读: 难得糊涂”是我们大部分家里都常挂有的条幅,一次警示自己,不要事事都较真,有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一种幸福。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不蕴含于此。……
-
创业致富 | 二十五种成为有钱人的方法: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2013/06/22 16:29:17导读: 二十五种成为有钱人的方法: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
药材曝光 | 上百中成药“暗含”西药成分 不良反应多不明确 2013/06/22 16:10:07导读: 上百中成药“暗含”西药成分 不良反应多不明确
-
药材趣闻 | 中医典故:医生许叔夏黄芪消肿传奇 2013/06/22 16:04:31导读: 那年夏秋间,许叔夏的幕僚有一王姓亲戚从外地前来省亲,突然患了水肿病,自头至足肿胀异常,伴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病势危急。许叔夏往诊,见患者遍体浮肿,面色萎黄,遂……
-
药材趣闻 | 中医:关于诊脉三根手指诊三焦的由来 2013/06/22 16:02:52导读: 人体三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代表心和肺,中焦代表脾、胃、肝、胆,下焦代表肾与膀胱。号脉从前往后,中医分别称作寸部、关部、尺部,食指号的是寸部,对应上焦;中……
-
药材趣闻 | 康熙帝养生:不服补药 药补不如食补 2013/06/22 16:01:01导读: 康熙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
-
药材趣闻 | 中医典故——疑心生暗鬼 杯弓蛇影 2013/06/22 15:58:24导读: 秦朝年间,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有个叫何解元的人,有一次他到朋友赵修武家里赴宴饮酒,喝了数杯酒后,忽然发现杯底有条小蛇,他把酒喝干以后又没有什么异常的感……
-
药材趣闻 | 中医典故——追溯刮痧疗法的历史起源 2013/06/22 15:42:30导读: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
-
药材趣闻 | 中医典故:明代医家傅山一个特殊药引 2013/06/22 15:39:33导读: 相传,明代著名医家、《傅青主女科》的作者傅山,曾用过一个特殊的药引子——煮不软的石头治愈患者。一青年李小牛,入赘到粉莲家后,小俩口日子过得不错。一天,李小牛因入赘……
-
药材趣闻 | 中医趣闻——中药辛夷花的药效及其典故 2013/06/22 15:37:26导读: 辛夷花又叫木笔花、迎春花、玉堂春,可收缩鼻黏膜血管,有通鼻、消炎之效,还有降血压和收缩子宫的作用,更是治鼻渊头痛之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