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养生 | 要如何正确选择降糖中成药 2013/09/06 09:16:10导读: 要如何正确选择降糖中成药一、辨证用药由于临床上用于糖尿病康复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降糖中成药,其功效及主治证型不尽相同,如六味地黄丸主要功效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适宜于糖尿病以肝肾阴虚,小便多为主的下消症
-
中药养生 | 警惕秋季睡眠八大禁忌 2013/09/06 09:11:19导读: 睡前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不但会影响入睡,而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如长期睡前进食,肯定有害身体。当然,也不能饿着上床。睡前如感到饥饿,可适当吃点温软的食物,且应在食后休息一会儿再睡觉。
-
中药养生 | 中药茶饮降压又怡情 2013/09/06 09:07:03导读: 闲来无事,泡一杯茶饮,静享悠闲。茶饮如今已进入许多人的生活,他们把饮茶当做享受,当做现代、轻松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没事泡点茶饮喝,既可怡情,又能帮助养病。
-
中药养生 |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自我保健 2013/09/06 09:05:01导读: 热胀冷缩是大自然现象,人的皮肤血管也是如此。夏季皮肤血管扩张,冬季皮肤血管收缩,一般情况下,冬季血压比夏季要高(收缩压)12毫米汞柱/(舒张压)6毫米汞柱,而气温每降低1℃,血压会升高(收缩压)1.3毫米汞柱/(舒张压)0.6毫米汞柱。
-
中药养生 | 四种方法强健腰肾 2013/09/06 09:03:06导读: 方法一:前屈后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至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
中药养生 | 秋季应警惕皮炎湿疹荨麻疹3大过敏性皮肤病 2013/09/06 09:01:48导读: 入秋后,天气由潮湿转为干燥,气温明显下降且昼夜温差较大,人体易着凉感冒,得病后自身的免疫力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病率上升。从多家医院皮肤科接诊的患者统计来看,皮炎、湿疹和荨麻疹这三种过敏性皮肤病是最常见的。
-
中药养生 | 秋季腹泻患儿护理主要应注意5个方面 2013/09/06 08:57:24导读: 秋天来临,婴幼儿秋季腹泻多了起来,这种腹泻最喜侵犯6个月~2岁的婴幼儿。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以起病急、病情重,发热、上呼吸道症状重,呕吐多、腹泻频,排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性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为其特征。
-
中药养生 | 现代男人养生的10点忠告 2013/09/06 08:52:31导读: 男性公民对疾病很有点不以为然的味道,而真正患了疾病却经常置之不理,以为会自己好起来。因此,现代男子在卫生保健上应听从医生们的以下十点忠告。
-
中药养生 | 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 2013/09/05 13:33:12导读: 传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航海家郑和。他所率领的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暴,被困荒岛,食物紧缺。郑和无意中发现了峭壁上的燕窝,遂以之充饥。
-
中药养生 | 鲜板栗维C含量高 营养丰富抗衰老被称人参果 2013/09/05 11:00:33导读: 秋天大量板栗上市。板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
-
中药养生 | 心情不佳吃绿梅花 2013/09/05 10:59:17导读: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历来被视为不畏强暴、强于抗争和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人常把松、梅、竹配成“岁寒三友”。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亦咏道:“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中药养生 | 入秋吃各种水果并非多多益也有禁忌 2013/09/05 10:32:36导读: 刚一入秋,秋果便源源上市,品种繁多,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医食兼优,人人想先尝为快。但是,吃秋果并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食或暴食亦会致病,诸位在“大饱口福”时切莫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