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部分中药材价格遇冰点

来源:  责任编辑:renn  日期:2012/07/31 17:12:01   浏览次数:1331
分享到:
【导读】 过去两三年,中药材市场火爆异常,很多药材价格上涨非常惊人。但是这种火热行情到了今年就戛然而止。特别是今年夏天,很多药材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药材市场遭遇拐点。
过去两三年,中药材市场火爆异常,很多药材价格上涨非常惊人。但是这种火热行情到了今年就戛然而止。特别是今年夏天,很多药材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药材市场遭遇拐点。

  本次跌价的标志药材是太子参,有些地方太子参每千克突破800元大关,现在售价回落到了200元至300元之间,跌幅之大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据在药房了解,太子参售价相比前一个月降幅大约为16.7%。“太子参原来是每克0.66元左右,现在是0.55元。折算一下,一斤现价275元,比以前便宜了55元左右,而且价格估计会再降。”一位销售员表示,这段时间,他们不但在中药材价格上做了适当调整,而且还做促销活动,多买多送,对消费者来说比较实惠。

  吉安堂药行的太子参报价更低,每克0.45元,折算后每斤是225元。不过售货员表示,店里目前还没有接到调价的通知,太子参的价位一直较高,略有变动是正常的。“药材价格变动肯定和农民有关,降价农民就不爱种了。肯定不会降价。”售货员否定了目前中药材降价的趋势,也许是出于药店目前效益的考虑。

不仅仅是太子参,其他药材价格也表现出了下跌之势。例如紫金大药房前段时间麦冬均价每克0.23元,现在每克0.15元,降幅达34.8%。依据已公开的中药材报价,山萸肉、生地、川芎、黄芩、荆子、姜黄、元胡、茵陈、桔梗、进口砂仁等价格均有下滑,甚至有些药材行情萎靡。

这次中药材掉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有药商认为,跌价原因在于很多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在药材涨价时“一哄而上”,盲目扩大规模。如今供过于求,中药材的价格必然出现下跌。目前仍然有很多农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有一些农民已经开始囤积卖不出去的药材,因此让人不得不担心,中药材价格可能还会下跌。“药材跌价,这对我们来说肯定不是好事。这一次跌价的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也有一些人已经放弃中草药批发这行,转投别的行业了。”
 
        据了解,今年国家开始对医药市场进行全面整顿,不少药企都暂停进货生产,整个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十分萎靡。而金融危机阴霾仍未退却,药材出口订单也大幅减少。在产量增大、国家调控因素的影响下,中药材回归其原本价格。“不光是药材跌价,中成药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依据价格规律,此次跌价很可能成为趋势,是中药材市场对前几年价位高涨的自动调节。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也有不少药材保持在稳定的价位上。最常用乌梅、大黄、独活、熟地、板蓝根、当归、菊花、虫草花、丹参、党参、枸杞、石斛等,价格中规中矩,没有较大的波动。不少较为名贵的药材,例如海狗肾、蟾酥、海龙、三七、鹿茸、蜈蚣、海马、牛黄等,价位保持坚挺,稳中有涨,并未受到市场的影响。普通消费者不必大惊小怪,着急囤积名贵药材,以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