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摘要: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力争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4人。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初步建立中医药防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初步建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明确,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医与西医要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大力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中医药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和国际中医药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规划》提出“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主要任务:在中医药医疗资源方面,到2015年,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力争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4人。 在中医药服务方面,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力争达到18.5%;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争取超过2000万人,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力争达到15%。 规划还明确了11项重点任务,包括: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强中医药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法制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