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挽救中药,中药材市场化手段是核心!

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责任编辑:药博人  日期:2012/04/22 10:35:21   浏览次数:1473
分享到:
【导读】 挽救中药,市场化手段是核心!
近期国内某知名媒体以《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为题,再次曝光了中药材市场触目惊心的中药质量问题,认为中药材市场已成为造假集中营,甚至得出“中药材质量从未像今天这么差”绝望的论断,似乎中医药行业真到了“庆父不死,鲁难难已”的地步。而面对媒体这种“痛打落水狗”之精神,行业内反应依然是“虱多不咬,债多不急”,问题多了就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年来类似问题我们曝光的还算少吗?最终解决情况又如何?

    关键是,如果不从这些挫折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则这种指责和频繁的负面曝光,除了不断降低民众对千年中医药消费信心、为废止中医药提供口实外,实在是于事无补甚至有“落井下石”之嫌!更何况在新生力量、新的希望已经诞生并不断成长当前,中药产业远没到文中所描绘的失控绝望地步。

    那么经验教训是什么?至少从《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一文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医药独特疗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没把东西做好。中药在海外都可治病到了国内为何就不行?二是传统中药流通体系已不可为,即在没有新生力量注入之前,传统中药材市场已无法支撑起中医药安全稳定供应体系;三是单纯依赖行政手段推进产业升级已不现实,从行业GAP推进的举步维艰可见一斑。文章最后仍寄希望于以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

    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又在哪里?——在于市场化前提下的产业提升手段,即信息化引导下的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个话题笔者在前期已作过多次论述,今天只想再强调该市场化手段的三层要义:其一是新的手段并非传统流通体系的“掘墓人”,相反如果传统市场能利用好这个手段,则不失为一次新的机遇。今年4月10日第四届玉林
药博会与现代服务平台结合后,不但客商云集,成果丰硕,还大大提升了玉林作为传统中药材市场影响力和外延辐射作用,“华南药都”再现“第二春”;其二是新的手段与行政调控手段也并不矛盾,诸如国家的行业流通标准、溯源系统建设等措施,一旦与现代服务平台结合后,必将“如虎添翼”,既有了“推广平台”又有了“战场载体”;最后一层含义,则是新的手段既经历了发达国家在许多农副产品领域的试验,又在国内中药材行业经过几年探索磨合,已经产生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变革效应,并非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乌托邦”试验。在今年4月进行的道地中药材优质品牌展览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诸如“浑源黄芪”、文县“刀党”、“新会陈皮”、“永福罗汉果”等一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地中药材品牌开始涌现,并可以以高出普通产品数倍价格取得批量订单。

    什么是希望?什么是新生力量?这些历史上形成的优质道地药材品牌再现江湖难道不是吗?实在值得我们额首称庆和欢呼。而这些新希望的诞生又来源于哪里?——源于现代服务平台出现后对优质优价品牌不遗余力地推广、展示和产销快速对接。这种品牌培育能力单靠政府行政力量难以企及的,是传统多环节药材生产流通体系最大软肋。因此,笔者认为类似《中药失控 步步惊心》的经历者和作者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甚至对中医药失去信心。假以时日,在现代服务平台串联对接下,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下,每一种中药材都将有优质优价的品牌供大家选择和放心使用,那位“失眠的海归”也可以好好睡个安稳觉了。
    
    该文章转载自中药材天地网。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