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地黄的鉴别方法

来源:康美中药网  责任编辑:凡伟峰  日期:2013/06/20 09:02:42   浏览次数:412
分享到:
【导读】 本文主要为地黄的鉴别方法介绍,文中主要从地黄的来源、产地分布等对地黄进行了描述分析以得出地黄的快速鉴别方法及鉴别要点,以便广大药商在挑选地黄时有道可循。
     本文主要为地黄的鉴别方法介绍,文中主要从地黄的来源、产地分布等对地黄进行了描述分析以得出地黄的快速鉴别方法及鉴别要点,以便广大药商在挑选地黄时有道可循。

来源

地黄为玄参科(Scrophulari aceae)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根(CT1-59-1)。(近期地黄价格查询

产地分布

主产于河南孟州、温县、博爱、武陟,浙江苋桥、仙居,河北邯郸、衡水、石家庄,山西临汾、运城、长治,山东聊城、烟台以及陕西、江苏等地,销全国各地并出口。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为“鲜地黄”。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搓成团块,为“生地黄”(CT1-59-23)。

炮制品种

取生地黄,除去杂质,闷润,切厚片,干燥,为“生地黄片”。

取生地黄用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称“酒熟地黄”(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取生地黄用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为“蒸熟地黄”(CT1-59-4)。

取生地黄,加入黄 酒、砂仁粗末拌匀,装入铜罐或适量容器内,密闭,武火加热,隔水炖48h,至内外漆黑,中部发空为度,取出,切厚片,干燥,为“砂仁制熟地黄”。

取生地黄用炒炭法炒至发泡鼓起,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为“生地黄炭”。

熟地黄用炒炭法炒至发泡鼓起,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为“熟地黄炭”。

性状鉴别

1、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折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有放射状条纹;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黄

呈不规则类圆形团块,可见明显的挤压曲折沟纹,长6-12cm,直径3-6cm;表面土灰色至灰黑色,具细皱纹;小条者呈弯曲长圆形,两端细,中部较丰满;体重,质硬实而显柔糯性,横切面乌黑油润有光泽,黏性大,隐约可见菊花心纹理,极少数偶有细裂隙。微具焦糖气,味微苦、微甜。

山西、陕西、河北等地产品:肥大但不圆,表皮较厚,有的呈锈皮样,中小条者大都不掐圆;表面土黄色至黄褐色。体重,但黏性小,切断面黄褐色至黑褐色,油润性、光泽略差。

广东、广西产品:多数条较细,由于采收加工常为焙晒结合,故多为弯曲纺锤形。表面土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棕褐色,油润性小。

3、生地黄片

为不规则的类圆形厚片,直径3-6cm,厚2-4mm。切面掠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油润黏性,中间隐现菊花心状纹理。周边灰黑色或棕灰色皱缩。质柔软,坚实。气特异。

4熟地黄

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5、酒熟地黄

有酒香气。

6、砂仁制熟地黄

略有清香气。

7、生地黄炭

形如生地黄,表面焦黑色,中心棕黑色,并有蜂窝状裂隙;质轻鼓眼,外皮焦脆,有焦苦味。

8. 熟地黄炭

形如生地黄炭,色泽加深而发亮

规格等级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生地)、熟地黄等规格。生地黄常分1-5等,其他多为统货。

1、生地黄

一等:每1000g 16支以内,无芦头、老母、生心、焦枯。

二等:每 1000g 32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三等:每1000g 60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四等:每 1000g 100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五等:每1000g100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cm以上,其余同四等。

2、出口品生地黄

以每1000g所含支数分等级,包括8支、16支、32支、50支、小生地、生地节等。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木栓细胞淡棕色,断面观类长方形,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胞核。导管为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图1-67)。

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

取干燥细粉1g,加水10ml,浸泡过夜,取上清液1ml,加入5%α-萘酚乙醇液2-3滴,摇匀后,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1ml,两液交界面现紫红色环(检查多糖)。

2、纸色谱

取干燥细粉0.2g,加水5ml浸泡过夜,取上清液浓缩点于圆形普通滤 纸上,用甲醇展开,喷0.2%茚三酮乙醇溶液,80°C烘干后,呈现紫红色斑点(检查氨 基酸)

3、薄层色谱

取粉末2g,加甲醇20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中加4g氢型强酸阳树脂,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小体积,用石油醚萃取,取萃取液及蔗糖、梓醇对照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极上,以正丁醇-甲酸乙酯-甲醇(4:2:1)展开、展 距14cm,用1%香草醛乙醇液-3%高氯酸水溶液(1:1,临时配用)喷雾,于90℃烘5分钟,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斑点。

4、灰分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5、浸出物检查

冷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5%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58-558331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