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行情走势解读
川贝母市场属于缺少的贵州药材品种,其中松贝母价格在元左右,青贝在元左右,卢贝也在元以上。现在还是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如果家种规模不发展,随着用量的增加和资源减少,三个品种面临枯竭的危险。川贝母在过去的2016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货少还由于有商关注和市场用量刚性等原因,其行情一度跳跃式上升,引起不少商家关注,该品还有近两个月产新。产量增加,行情居高,但后继如何? 川贝母也叫京川贝。主产四川的松潘、红原、黑水、金川等地因此有松贝的名称;云南的德钦、贡山、中甸、维西、洱源;再者甘肃、青海、西藏东部也有一些分布。现在市场80以上来自野生。 药材松贝为百合科多年野生草本植物暗紫贝母的干燥鳞茎,是川贝母中之珍品,主产于四川阿坝州松潘、红原、茂县等地,故称松贝,也是四川地道名贵中药材之一。 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其制剂有川贝批把膏。川贝枇杷液等。可配方使用。也可单用于保健食疗,“雪梨松贝羹”是四川药膳中的一道名点。因此,松贝成为旅游馈赠之佳品。所以用量有增无减。该品多数在3000-5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下及草丛中。该品现在主要是野生品供应市场,家种资源由于技术上难度也没有突破,暗紫贝母种子繁殖,栽培4年才能收获,在西藏卷叶贝母种子繁殖,栽培5-6年才能采挖。鉴于生产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投入高等因素,野生贝母变家种,还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有限。因此说当地发展家种积极引导培育生产是关键。由于特殊的药性,和生长期缓慢的特点,经过多年的采挖货源越采越少。特别是在四川西部,西藏东部,采挖权被少数民族垄断,汉人拒绝入山采挖。即使收购人员入山也要由当地人带领才能顺利。再者由于近年高价刺激,上山采贝人工费提高,成本上升。致使持货者待价而沽心态严重。 多年的无节制采挖,野生资源得不到应有保护,越挖越少,野生川贝产量有限。川贝用于制药工业的量以10%左右向上递升,而库存不大。消息说做虫草的人大部分也经营川贝,人气较足松贝价升。随着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困难,而家种资源还少。所以从产新情况看产量库存都不会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