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新规出台在即,撬动中药配方颗粒大市场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责任编辑:小郭  日期:2016/11/12 17:06:39   浏览次数:465
分享到:
【导读】 近期,关于中药配方颗粒政策的出台,其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或将成为医药投资领域一个新的热点。

       近期,关于中药配方颗粒政策的出台,其作为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或将成为医药投资领域一个新的热点。二级市场上,以华通医药、佛慈制药、华润三九、康美药业等为代表的明确受益于中药配方颗粒放开的上市公司近期股价表现亮眼。

       管理办法或将年内落地

       近8年的医药行业经营指标显示,经过2010~2013年的快速增长,目前医药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维持在15%左右,行业发展稳定,其中中药板块的业绩也可圈可点。近年来,中医药发展频频收获政策利好。尤其是随着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给中医药发展以巨大空间。与此同时,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产业升级的方向,备受政策支持。此外,业内人士表示,《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颁布一年,预计正式的管理办法将于今年年内落地。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准入即将放开,试点企业弱竞争和相对垄断局面可望打破。

       联讯医药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模从2010年的14.83亿元扩张到2015年的近8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40%,远高于同期中药饮片21%的增速,是医药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之一。过去几年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逻辑是替代中药饮片,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占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约为5.1%,预计这个趋势仍将维持下去。如果到2020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有15%~20%市场被配方颗粒占据,那么预计到202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约320亿元”

       试点企业仍在跑马圈地

       虽然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正式纳入中药饮片管理,但是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目前尚处于试点生产的状态,全国仅有6家企业获得试点资质。这6家中药企业为华润三九旗下深圳三九、中国中药旗下天江药业、红日药业旗下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以及广东一方药业(已被天江药业并购)。目前除四川新绿色药业外,其他五家公司已经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购,对应A股上市公司标的红日药业、华润三九,港股标的中国中药、培力控股。
公开信息显示,红日药业自2002年起进入试点企业,目前现有产能为900吨,在建产能为2500吨(部分已达产)。目前已经是京津地区的龙头企业,公司预计配方颗粒销售今年仍有望达到20%以上的增速,公司表示正在扩大产能,预计2017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而华润三九近期股价处于慢牛上涨态势。公司的先发优势明显,预计2016年配方颗粒营收在12亿元左右,营收占比约为13%,新增的500吨产能也将逐步释放,机构预测2017、2018年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

       未试点企业提前布局

       随着政策放开后,将会有更多的未试点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正在提前跑马圈地,如天士力、香雪制药、精华制药、佛慈制药、康美药业、佐力药业、太极集团、科伦药业和恩威制药就在去年年初到现在在中药颗粒领域动作频频。

       西南证券建议关注具有前瞻格局,先期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的小市值公司。理由为一旦配方颗粒放开,该类公司具有较大的业绩弹性。如背靠甘肃丰富中药材资源的佛慈制药,技术储备重组,有望占领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先机。2015年6月公司受让兰州化物所300味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与鉴别技术秘密,估计当前公司拥有近400味中药提取技术。可以保证在政策出台后最短时间内实现批量生产,分享中药配方颗粒大市场。全资子公司景岳堂获得浙江省稀缺中药配方颗粒科研试点资质的华通医药,公司拟定增6亿元用于1000吨中药配方颗粒、10000吨中药饮片项目建设,新业务中药配方颗粒爆发力强。另外,可关注传统中药饮片龙头企业,该类公司有望借助领先的中药饮片渠道优势,实现中药配方颗粒销售的快速放量,如香雪制药、康美药业。其中,康美药业今年1月底公告计划投资6.5亿元在广东省普宁市建设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将新建12条生产线,中药年提取能力约达6000吨,预计将开发生产品种约450种,年产量约达24亿包。若国家正式放开中药配方颗粒,公司将明显受益。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