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论是市场还是产地,药材行情均可以用“低迷”来概括,加之伴随着元胡、杜仲、黄柏等一系列品种相继产新,市场压力倍增,短期市场疲软态势还将持续。然而在整体交易不畅的情况下,覆盆子产新,行情逆势上扬,价格坚挺运行,走势“一路向好”,缘何出现此类情况?
覆盆子是集药用、食用为一体的蔷薇科植物。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等地,立夏后采收,由于该品仅限于野生资源。满前后采收,果实由青变黄时进行,太早果实瘦小,太迟则糖化,收获期短。味甘,平。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遗溺,虚劳,目暗等功效。
花儿开的漫山遍野,寒冬早已被春天赶到不知去向,到处生机勃勃,而寒冬似乎对药市有点依恋,迟迟不肯离去,市场安静的让人害怕,萧条一片。天天在市场听到的都是抱怨,药市的春天什么时候到来,药商期盼着一个英雄品种能站起来,提振药商士气。
翻开覆盆子历史长卷,不禁让人感叹,跌宕起伏的价格走势实为壮观,价格可以高达百元,也可以低至十几元,相差近乎十倍,较大的差价使得覆盆子孕育商机,部分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部分亏得一塌糊涂,只有真正了解该品种,才能合理规避风险。覆盆子主产于我国的浙江、四川两地,安徽等地也有少量货源。
今年全国各地基本上是风调雨顺,倒春寒的话题似乎将要淡出市场话题时,但就在4月3号,山西和河南个别地区都遭遇了大小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影响大小还难以确定,不过这次天气危机对于覆盆子来说,稍微来的有点晚了。目前四川宜宾等周边地区的小覆盆子已经产新结束,产量总体来说和往年有所增加,且要价较乱,65-75元之间不等,产地货源多在产地经销商手中。浙江地区正处在开花期,产新尚有20天左右,如果就目前倒春寒没有影响到浙江地区的情况,对于浙江地区来说,仍然有可能造成人为因素的减产,原因在于,覆盆子现在仍处于较高价位,势必会影响药农提前抢青采摘,而提前采摘的折干率很低,减产仍有可能随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