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中药规范不可懈怠 立法成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4/04/30 09:14:56   浏览次数:614
分享到:
【导读】 面对国际“倒逼”态势,中医药行业的立法工作已迫在眉睫。我国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未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未充分考虑中医药实际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非但不能保护反而制约了传承发展。

    面对国际“倒逼”态势,中医药行业的立法工作已迫在眉睫。我国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未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未充分考虑中医药实际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非但不能保护反而制约了传承发展。
    目前,我国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近百个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间协议,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之中。
    中医药整体思维、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等核心理论的科学价值,伴随着21世纪生命乃至世界科学发生的革命性的深刻变革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医学界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分析说,国际社会对我国传统医药认识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与先进技术,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欲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  
    张伯礼强调说,民族医药已包括在大中医之中,“争议”放到学术层面去研讨。国务院相关立法研究部门要以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加快对《中医药法》审议,及早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保中医药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中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行业的规范工作不可懈怠,立法已是大势所趋。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