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中药五味:辛 甘 酸 苦 咸 涩 淡

来源:古方中医网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4/03/31 08:57:45   浏览次数:659
分享到:
【导读】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除最基本的辛甘酸苦咸外,还有涩味和淡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所以习称五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除最基本的辛甘酸苦咸外,还有涩味和淡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所以习称五味。

    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以及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

    甘  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等。有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等。

    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如五倍子涩肠止泻等。此外,酸能生津,与甘味药配伍应用可滋阴养血等。

    涩  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莲子固精止带等。

    苦  能泄、能燥。泄指:①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②降泄,如枇杷叶降泄肺气、降泄胃气;③清泄,如黄芩清热泻火。燥即燥湿,如温性苦燥药苍术用于寒湿证,寒性苦燥药黄连用于湿热证。

    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薏苡仁等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