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何首乌的得名及民间趣闻传说
来源:古方中医网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4/02/24 11:18:39 浏览次数:400
【导读】
《本草图经》:“何首乌,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
《本草图经》:“何首乌,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何首乌,据古医籍记载,其名有五:一野苗、二交藤、三夜合、四地精、五何首乌。何首乌因何首乌服而得名。 据民间传说,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传此事。李翱著《何首乌传》: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阉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因慕道术,随师在山修炼。一夜醉卧山野,忽见有藤两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儿惊讶其异,至旦掘其根归,问于诸人,无有识者。 后有山老忽来。示之。山老答日: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神仙之药,可不服之?遂拌为末,空心酒服一钱,七日而思人道。数月身体强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钱。经年,旧疾皆痊愈,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乃改名能嗣。后与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生首乌,首乌服后,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里。有李安期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此方服,其寿亦长,遂叙其事而传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