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贵州施秉农民企业家培育成功二代太子参

来源:药博商城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4/01/14 09:43:48   浏览次数:760
分享到:
【导读】 月8日,记者在施秉县牛大场镇遇到一“奇人”——他自费300万元,联合3家科研院所,历时两年成功培育二代太子参。他叫张代金,是当地一知名农民企业家。

     月8日,记者在施秉县牛大场镇遇到一“奇人”——他自费300万元,联合3家科研院所,历时两年成功培育二代太子参。他叫张代金,是当地一知名农民企业家。

     在张代金占地千亩的园区,他向记者娓娓叙述这一举动背后的原因:目前施秉广泛种植的是第一代太子参,多年下来品种严重退化,品质由15年前的全国第一下降到现在的倒数第四。他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若不加以改良提升,施秉太子参迟早会被市场淘汰。于是从两年前开始,他开始寻找“智力支持”——联合安徽皖西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植物园3家科研院所,联手攻关历时两年终获成功,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站在园区中央,记者放眼望去,分区种植可控温控湿的智能大棚随处可见。张代金从温棚中取出一颗正在培育的第二代太子参种苗介绍:“以前我们种太子参要先把瓶苗移植到大棚,经过几个月的炼苗才能移植到大田,而现在可以直接把种苗从培养瓶移栽到土壤里,培育环节简化,减少了种植时间和资金投入。这项技术还获得了专利。”

    “虽然我花了近300万进行科研育种,冒了很大风险,但是我赌对了,现在已经成功了,几年时间就能赚回本钱。更重要的是施秉太子参可以继续把握行业话语权,继续成为乡亲们的‘钱袋子’。”张代金转身指着身后正在修建的一栋房子说,“这个是我们的质量检测中心,我们严格按照GAP标准来种植中药材,这个检测中心主要负责检测重金属。”以质量树立品牌成为这个农民企业家口中反复出现的话语。

     张代金是当地种植太子参的第一批农民,但目前成功转型为农民企业家。张代金还有一个宏大的产业计划:要利用科技手段将白芨、重楼等20多种贵州本土珍贵野生中药材培育成家种,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