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发改委研究中药降价独家品种最高降25%

来源:药博商城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3/12/09 10:25:54   浏览次数:577
分享到:
【导读】 上周,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会,讨论中成药品种降价事宜,在国家定价范围内的所有中成药几乎都被纳入讨论。商议中的部分独家品种中成药降价幅度或高达25%。相关文件正在起草当中,年内或有望下发。

     上周,国家发改委召集地方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开会,讨论中成药品种降价事宜,在国家定价范围内的所有中成药几乎都被纳入讨论。商议中的部分独家品种中成药降价幅度或高达25%。相关文件正在起草当中,年内或有望下发。
 
     此轮降价,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底时就已有意向,至今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完成了摸底工作,中医药降价由此被快速推上日程。
 
     上周会议期间,相关部门和专家依次讨论通过了中成药各个品种的降价幅度,总体策略是”有升有保有降、以降为主”。
 
     降幅最高25%
 
     上周的中成药降价讨论会,参会人士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学者和地方发改委负责药品的人士。议题是根据中药类产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各地中标价以及利润空间,讨论取何数值为降价幅度,调整方式是参考产品的平均中标价,倒推最高零售价。
 
     此次降价针对国家定价的所有中成药,其中对独家品种,降幅达到15%~25%不等。
 
     之所以动议调整中成药价格,缘于国家最高零售价与各省招标采购的实际中标价差距越来越大,舆论普遍质疑相关部门最初对中成药的定价过高。
 
     自2009年国家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各制药企业药品在销售过程中参与省级招标采购,中标价格是真实销售价格,该价格不能高于国家最高零售价。而各省招标采购过程中,推行双信封制,唯低价中标,比拼与国家最高零售价下降多少个点,导致最高零售价与实际中标价差距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化学药品价格下调结束后,中成药降价被排上日程。不过,发改委对此次降价采取的是“有升有保有降、以降为主”的策略。
 
     其原因是,中药材价格近些年起伏较大。致使部分中药企业生产的中成药的实际生产成本已经高于国家制定的零售价格,中标价格又低于国家定价,这种价格与成本倒挂的现象,已开始威胁药品质量安全。“这次降价,对中药产业也是一种调节。”黄远是成都一家中药企业老总,他认为价格过高以及价格倒挂的品种得到调节后,用药市场会更稳定。
 
     医保费用
 
     此次降价在制药企业人士看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药注射剂占比过高,导致医疗费用大幅支出。这也是最为医药界和医保人士诟病的内容。
 
     在中成药日常用药中,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类用药、呼吸和消化道类用药等三类药品总销量排在前三位。据一家研究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三级医疗机构的心脑血管类用药中,中成药用量为36.63%,二级医疗机构的用量为41.89%,一级医疗机构为46.92%,县级医疗机构为45.79%。肿瘤类用药在三级医疗机构的占比为18.57%,二级医疗机构为7.98%,一级为7.77%,县级医疗机构为6.98%。
 
     据上海统驰医疗公司秦军介绍,国家医保目录中,销量排在前20名的中药注射剂占到了70%左右的份额。原因是部分中药注射液的利润最高达到70%左右,平均在50%左右。“医保基金被中药注射剂吃掉的太多了,有很多中药注射剂是可以不用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表示。
 
     此次调价会按照总销量排名靠前的三种医疗类别来分批调整,即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类用药,以及呼吸和消化道类用药。至于第一批是否会在年底前推出,或者是否三批同时推进,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

 

    欢迎收听“药博商城”官方微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药博商城”(微信号:yaobo360)。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