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① 呈卵圆形、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长3~17 cm,直径 3~10 cm. ②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或有部分棕褐色栓皮残留。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 ③ 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 ④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① 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 ② 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韧皮部中有粘液腔。 ③ 形成层环明显。 ④ 木质部导管稀疏,非木化。 ⑤ 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其形成层呈环状,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粘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大形草酸钙簇晶。 粉末:掌叶大黄粉末淡黄棕色。 ① 草酸钙簇晶大而多,直径21μm~125μm,棱角大多短钝。 ② 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或长圆形,复粒由2~5(~7)分粒组成。 ③ 导管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直径11μm~140μm,非木化。 【成分与理化】 【成分】 含蒽醌衍生物,有游离状态的和结合状态的。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 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其中以双蒽酮苷作用最强。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E、F等。 鞣质类物质约4.32%~10.59%,为收敛成分,其中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 近据报道,大黄尚含四种大黄苷(rheinoside A、B、C、D),亦为泻下成分。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蒽醌衍生物),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土大黄苷等的芪类化合物显亮蓝紫色荧光)。 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药材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色荧光。
欢迎收听“药博商城”官方微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药博商城”(微信号:yaobo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