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网上中药材市场—药博商城!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药博商城首页 | 密码安全 | 我要留言 | 购物车(0)件商品 | 客服中心

药草生香富万家

来源:中国药材网  责任编辑:小强  日期:2013/10/29 08:51:32   浏览次数:657
分享到:
【导读】 盛夏时节的柞水药乡是五彩的。随处可见集中连片的药源基地如同拼接的彩色板块,向你尽情地渲染着秦岭药苑千花百草的绚丽:明黄色的金银花、柴胡花彩带似地铺向远方,

    盛夏时节的柞水药乡是五彩的。随处可见集中连片的药源基地如同拼接的彩色板块,向你尽情地渲染着秦岭药苑千花百草的绚丽:明黄色的金银花、柴胡花彩带似地铺向远方,蓝紫色的黄芩花、秦艽花密麻麻染上山坡,小灯笼似的贝母花满地随风摇曳,蓝色五角星似的桔梗花点缀田间,地边、林边、沟边、路边,到处开满了紫红色刺球形的水飞蓟。仅2010年,柞水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8.8万亩,产量达2.7万余吨,产值超过1.3亿元。

    示范带动建基地
    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条件优越,带状植被分布明显,境内中药材多达2000余种,其中,丹参、桔梗、连翘、南五味子、黄芩、山茱萸、天麻、柴胡、金银花等56种大宗地道中药材品种,年产量约在500吨左右。近年来,柞水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启动陕南药源基地建设项目的大好机遇,按照“抓示范、促规模、建园区、强基地”的工作思路,把中药产业确定为兴县富民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政策扶持,不断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充分发挥柞水的环境优势、生态优势,坚持“抓示范、促规模;抓管理、促效益;抓服务、促增收”,大力实施“林药合”,采取“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双管齐下。在人工种植上,实行“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丹参、柴胡、西洋百合、秦艽 等适生、优生品种为主。在野生抚育上,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结合,以五味子、红豆杉、山茱萸等品种为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累计发展五味子11万亩,建成猪苓基地1250余亩、丹参基地1000余亩、秦艽基地400余亩,水飞蓟基地500亩。中药材种植涉及全县社川河、乾佑河、金井河三大流域的13个镇2万农户,种植品种由丹参、板蓝根、五味子、金银花、连翘等少数地道品种发展到秦艽、西洋百合、水飞蓟、柴胡、黄芩、桔梗、天麻、猪苓、红豆杉、杜仲等30余种地道药材,全县医药产值达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仅五味子一个品种就实现产值2000万元,成为药农争先种植的主导品种。创建的“林药结合”模式被喻为“柞水模式”在全省推广,药农人均收入由原来的每年元增加到500多元,医药产业逐步成为广大药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龙头带动扩园区
     为了推动柞水中药现代化,打造“秦巴药苑”的知名品牌,柞水县成立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领小组,成立了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和药业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引导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盘龙生态产业园区。在强化盘龙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的同时,为各乡(镇)增设了药业专干和技术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机构保障。
     他们以抓好盘龙公司、欧珂公司、植物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和科研为突破口,成立了陕西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医药研究所,不仅培育了大量的医药骨干品种,还在地道品种保护、野生药材训化、医药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今,柞水的医药工业发展居陕南之首,在全省名列前茅,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品牌。在商洛5个重点制药企业通过认证的167个品种中,柞水就有12个剂型105个品种。其中盘龙公司创新研发的盘龙七系列、食道平散等品牌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盘龙牌”盘龙七片(酒)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10年,柞水实现医药工业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6000万元。加之以保健养生、药膳药浴、养生茶等系列产品开发为主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盘龙生态产业园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个,总投资9.1亿元,已建成入园企业14个,完成投资6.3亿元,发展企业达到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形成产能16亿元以上。

技术培训提素质
随着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培训药农、提升药农的种植技术成为促进药农增收的关键。柞水县委、县政府围绕发展现代中药农业要求,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对药农进行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营销等培训。县药办把对药农的技术培训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围绕中药材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初加工等技术要点,通过开办班、发放资料、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等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协会+农户+公司”模式把中药材种植发展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重头产业。今春以来,在杏坪、蔡玉窑、营盘等中药材示范种植重点乡镇累计开展培训30余期5000余人次,印发中药材栽培技术资料1万余份,现场解答药农疑问1600余条,不仅使药农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而且极大地激发了药农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当地中药材产业已由传统的自然生长、人工采挖转变为人工抚育、大田种植,全县形成药材交易集散地5个,成立药业协会13个,购销大户16家,年吞吐量达2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上交税金近60万元。
     柞水县县长林录印表示,未来五年,柞水县将利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进一步加大对药农的培训力度,以药源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促进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突破,强力扩张中药工业、大力发展中药农业、积极改造中药商业、创新优化中药服务业,形成以中药工业为先导,以中药科技为支撑,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以中药销售为纽带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末,培育龙头企业3-4个,上市公司达到2个,工业产值达30亿元,销售收入达25亿元,GAP标准中药材基地达2万亩,中药农业实现产值3亿元,药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中药商业实现产值10亿元,医药产业年实现上缴税金达到2亿元。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建成陕南中药材生产加工集散地、现代医药生产加工基地,成为关天经济区内的一颗“明珠”。

 

    欢迎收听“药博商城”官方微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药博商城”(微信号:yaobo360)。

       

点击附件下载:
关于我们法律声明资质证照中药材禁售目录商务合作中药材药食同源目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2019-003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60089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556   皖B2-20160089-1号
版权所有 本公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