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规格齐全,常年大货供应,价格面议
【简述】
别名:枣仁、酸枣核、山枣仁、酸枣、酸枣核、酸枣子、棘仁、棘实、棘刺实、樲仁、樲枣仁、樲枣实、野枣仁、山酸枣仁、调睡参军、刺酸枣。
性味:甘,平。
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胆经。
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
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每次3-5g;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
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


药材基源: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
采收储藏:栽后7-8年9-10月果实呈红色时,摘下浸泡1夜,搓去果肉,捞出,碾破核壳,淘取酸枣仁,晒干。
炮制:1、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2、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3、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
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本草图经》谓:“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所述附图与今之酸枣原植物特征一致。 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功效】
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现镇静及嗜眠,无论白天或黑夜,酸枣仁均能表现上述作用。小白鼠口服时的镇静指数为1.95,与巴比妥类药物表现协同作用,酸枣仁被连续使用6天后,动物睡眠会变浅,持续时间缩短,即产生耐受性,但停药1周后可消失。口服酸枣仁可使防御性运动性条件反射次数显著减少,内抑制扩散,条件反射消退,抑制猫由吗啡引起的躁狂现象。 生枣仁与炒枣仁的镇静作用并无区别,但生枣仁作用较弱,久炒油枯后则失效,有认为其镇静的有效成分可能与油有关,另有认为与水溶性部分有关。
2、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用热板法证明酸枣仁煎剂5克/公斤注射于小白鼠腹腔有镇痛作用,对小鼠无论注射或口服均有降温作用,但不能拮抗实验性电休克。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酸枣仁可引起血压持续下降,心传导阻滞。对大白鼠以两肾包膜法形成的高血压,在手术前或手术次日给酸枣仁(20~30克/公斤/日自由取食),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但大白鼠吃酸枣仁时将外层薄皮留下,并未见镇静现象。
4、对烧伤的影响:酸枣仁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白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还能推迟大白鼠烧伤性休克的发生和延长存活时间,并能减轻小白鼠烧伤局部的水肿。
5、其他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狗因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抑制作用。不能拮抗家兔的咖啡因中毒。
【食疗价值】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生用。[性能]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参考]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含甾醇、三萜类、酸枣仁皂甙、多量维生素C。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用途]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 [用法]一日10~15g。煎汤,煮粥;研末服,每次3~5g。
【附方】 1,酸枣仁粥: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酸枣仁滋养安神,生地黄养阴清心。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 2,枣仁人参粉:酸枣仁20g,人参12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5~6g,温水送服。亦可入粥中煮食。 源于《普济方》(原无方名)。本方以酸枣仁敛汗,人参补益肺气,茯苓安神。用于体虚自汗、盗汗。因三者又能养心安神,故也可用于虚烦不眠。
【用药禁忌】
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1、《本草经集注》:恶防己。 2、《本草经疏》: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邢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3、《得配本草》:肝旺烦躁,肝强不眠,禁用。4、《本草求真》:性多润,滑泄最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