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杏仁条。 【生境分布】主产河北、北京、山东等地;此外,陕西、四川、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东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呈扁心脏形,长1.6~2.1厘米,宽1.2~1.6厘米,顶端尖,基部圆,左右对称,种脊明显,种皮较苦杏仁为厚,淡黄棕色,自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形成纵向凹纹。断面白色。子叶接合面常见空隙。气微,味微甜。以颗粒均匀而大、饱满肥厚、不发油者为佳。 【炮制】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入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 【性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本草便读》:甜杏仁,可供果食,主治(与杏仁)亦皆相仿。用于虚劳咳嗽方中,无苦劣之性耳。 【备注】本品在江苏、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有时作巴旦杏仁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