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名】 槟榔子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应用】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其中对绦虫证疗效最佳,常单用或与南瓜子同用取效。用治蛔虫、蛲虫证,多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用治姜片虫,可与乌梅、甘草配伍。
近年临床报导,槟椰与南瓜子合用治疗绦虫病、槟榔水煮液治疗肠道鞭毛虫病、槟榔配伍牵牛子制成片剂,治疗姜片虫病,皆获较好疗效。
2,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槟榔味苦、入胃肠,功擅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故用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及痢疾里急后重等症。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3.用于水肿、脚气肿痛。本品又有行气利水之功。用治水肿实证,二便不通,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配伍,加疏凿饮子;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常与木瓜、吴茱萸、橘皮等配伍,如鸡鸣散。
此外,亦用治疟疾寒热久发不止,槟榔有截疟作用,每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
【用法用量】煎服,6~15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时,可用60~120g。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
联系人:郑广新
Q Q:27812705014
手 机:18778561888
13515681007
地 址:亳州市建安小区3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