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本品为山茱萸英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都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炮制方法:山萸肉 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酒萸肉 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或蒸至酒吸尽。
性味:酸、涩,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主治:用于眩晕耳鸣.腰 膝酸痛,阳屡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