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
刀豆药名:刀豆。
汉语拼音:dao dou
英文名:SworkJackbean Seed, Jack Bean, Sword Be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valia gladiata(Jacq.) DC.[Dolichos gladiatus Jacq.]
功效分类:理气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豆科。
别名:挟剑豆、刀豆子、大戈豆、大刀豆、刀鞘豆、刀凤豆、刀板仁豆、刀巴豆、马刀豆、刀培豆、卡肖。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肾经。
功能: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主治:
种子:温中,下气,止呃,益肾补元。散寒止呕,定喘。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腹泻,肾虚,腰痛,疵气胀痛、怯寒肢冷、面色苍白,痰喘。
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
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未。果壳及根1~2两。
生态环境:喜温暖,不耐寒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而疏松的砂壤土栽培为好。
资源分布:
1、北京地区及长江以南地区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2、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普遍栽培。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刀豆和洋刀豆的种子。
采收储藏:在播种当年8-11月分批采摘成熟果荚,剥出种子,晒干或炕干。
炮制方法:拣去碎壳及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2]。
刀豆 - 用药禁忌
1、《四川中药志》:胃热盛者慎服。
2、不良反应,曾有报道,食用刀豆引起36人发生中毒,临床症状主要为急性胃肠炎(恶心、腹胀、腹痛、呕吐),病程2—3天,无死亡。刀豆所含皂素、植物血球疑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为有毒成分,100℃即能破坏,本次中毒时因烹饪温度不够、时间过短所致。一旦发生中毒可采用及早主动呕吐、洗胃等,据病情可服用复方樟脑酐、阿托品、颠茄、维生素B或中成药等,重者静滴10%葡萄糖及维生素C以促进排泄毒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