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 药品简述
耳鲍药名:石决明
汉语拼音:shi jue ming
英文名:Sea-ear Shel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2、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H.gigantea discus Reeve]
3、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
4、Haliotis ouina Gmelin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明目药。
别名:鰒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平肝清热;明目去翳。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水飞点眼。
羊鲍生态环境:
1、杂色鲍生活于暖海低潮线附近至10m左右深的岩礁或珊瑚礁质海底,以盐度较高、水清和藻类丛生的环境栖息较多,用宽大的腹足爬行或牢固地吸附于岩石上或潜伏于礁缝内。当摄食时将齿舌先端伸出来,于岩石表面舐食硅、红、褐等藻类。
2、皱纹盘鲍喜生活于潮流通畅、透明度高、褐藻繁茂的水域,栖息于水深3-15m处,于低潮线附近或20m以下的深水区则数量较少。幼体主食硅藻,成体多以褐、红藻类为食,也食有孔虫和桡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
3、耳鲍生活于暖海低潮线以下的岩石、珊瑚礁及藻类丛生的海底其足部肌肉特别肥厚,运动力强,足后部有一深的纵沟,常把足部翻转上来包埋整个贝壳。肉质细嫩、鲜美,为名贵的海产品之一,唯产量远不如杂色鲍多。
4、羊鲍生活于潮下带岩石、珊瑚礁及藻类较多的海底。
资源分布:
1、杂色鲍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为我国南方优良养殖种类之一。
2、皱纹盘鲍分布于辽宁、山东及江苏连云港等地。为我国鲍属中个体最大,产量最多的良种。现不仅适应于我国北方沿海养殖,且已南移到福建沿海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3、耳鲍分布于海南岛和西沙、东沙群岛及台湾海峡。
4、羊鲍分布于耳鲍相同,但产量不多。
药材基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
采收储藏:一般在夏、秋季进行采捕,将捕捉的鲜鲍除肉,取贝洗净,晒干。
石决明炮制方法:
1、石决明:《圣惠方》:“捣碎细研,水飞过。”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
2、煅石决明:《海药本草》:“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外黑处并粗皮,烂研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普济方》:“火煅存性。”现行,取净石决明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中,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
3、盐石决明:《雷公炮炙论》:“先去上粗皮,用盐并东流水于大瓷器中煮一伏时了,漉出,拭干,捣为末,研如粉。凡修事五两,以盐半分取则。”《一草亭目科》:“盐水浸炒。”“盐水煅。”现行,取净石决明,置适宜容器内,于无烟的炉火上,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喷淋盐水,干燥碾碎。每石决明100kg,用食盐2kg。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石决明 -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消化不良、胃酸缺乏者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