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五倍子药名:五倍子 汉语拼音:wu bei zi 英文名:Chinese Gall, Chinese Nut-gal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Rhus chinensis Mill.[Schinus indicus Burm.;Rhus semialata Murr.;R.javanica Thunb.] 2、Rhus potaninii Maxim. 3、Rhus punjabensis Stew.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R.sinica Diels] 功效分类:收涩药;清热药。 科属分类:漆树科。 别名:盐麸叶上毬子、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性味:酸;涩;寒。 归经:肺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肾经。 功能: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 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1.5-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五倍子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2、生于海拔900-2500m白山坡疏林或灌丛中。 3、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全国各地(除新疆、青海外)。 2、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3、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potaninii Maxim.和红麸杨R.punjabensis Steward var.sinica(Diels)Rehd.et Wils.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 采收储藏:角倍于9-10月间采摘,肚倍在6月间采,如过期则虫瘿开裂。采香后,用沸水煮3-5min,杀死内部仔虫,晒干或阴干。 炮制方法: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用药禁忌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