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茯苓
【产地】大别山、安庆、岳西
【规格】茯苓丁、茯苓片
【单价】12-22/kg
【简介】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茯苓丁
【用药禁忌】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2.《药性论》:“忌米醋。”
3.《医学启源》:“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
4.《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茯苓片
【药用配伍】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
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
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芪、白术等配伍。
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配伍车前子:两药均有利水作用.但茯苓健脾渗湿;车前子利尿通淋.二者伍用 则利水通淋作用加强用于治疗湿浊内停、偏渗大肠所引起的泻下如水、量多、但尿量减少者.
茯苓配伍酸枣仁:茯苓补益心脾而安心神;酸枣仁养肝血而安心神.二者合用 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失眠健忘、食少纳呆等症.
茯苓配伍泽泻:二者均为甘淡之品 能导水下行通利膀胱.但茯苓性平 偏于健脾渗湿;泽泻性寒善泻肾及膀胱之热 以除下焦湿热.二药合用利水渗湿之功尤著 且能胜热用于治疗水湿停滞下焦之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证属偏热者。
王海明茯苓产地直销
总经理:王海明
电 话:18726779308
Q Q :649323664
地 址:亳州市白依路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