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 药品简述
乌梅汉语拼音:wu mei
英文名:Dark Plum Fruit, Smoked Plum, Dark Pl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meniaca mume Sieb. [Prunus mume Sieb.et Zucc.]
功效分类:收涩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蔷薇科。
别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性味:味酸;性平。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多已栽培。
资源分布: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梅近成熟果实经熏焙加工而成者。
采收储藏:5-6月间,当果实呈黄白或青黄色,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
炮制方法: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2、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
3、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4、醋制: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气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
5、蒸制:取乌梅放入瓶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间5小时,取出晒干。
乌梅 - 用药禁忌
乌梅1、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2、《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3、《本草经疏》:“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4、《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
5、《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损齿,生痰助火,凡痰嗽,疳膨,痞积,胀满,外感末清,女子天癸未行,及妇女经期,产前产后,痧痘后并忌之。”
6、《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脯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