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果 别名:豆蔻、肉果 药用部位:成熟种仁 药材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体有浅色纵行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纹。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突起,合点呈暗凹陷。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气香浓烈,味辛。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 采收加工:4~6月及11~12月各采一次。去掉假种皮及种皮,种仁用石灰乳浸一天后,缓火焙干。 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大肠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禁忌:湿热泻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用量不宜过大 ![]() ![]() 地理分布
台湾、广东、云南有引种;主产热带地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地。玉果有很多别名,比如肉寇、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等。 药物功效
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始载于《开宝本草》 ,又名肉果、玉果。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中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引种。该品气香浓烈、味辛、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药用功效;玉果气香浓烈、味辛、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的功效。 营养分析
⒈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⒉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具有抗癌作用。含有蛋白质、糖及维生素等营养。 ⒊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热、解毒、祛淤、消肿作用,可治疗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