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 - 药品简述
蔓荆子 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肝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 不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来源: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制法: 炒蔓荆子: 筛净灰屑,除去残存萼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略喷清水,放凉。《雷公炮炙论》: “凡使蔓荆子,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后蒸,从巳至未,出,晒干用。” 蔓荆子 - 用药忌宜 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②《医学启源》:“胃虚入不可服,恐生痰。” ③《本草经疏》:“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 ④《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