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野茴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经;肾经。 功能: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 主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宫寒不孕;寒湿带下;阴痒肿痛;风湿痹痛;湿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做成坐药、栓剂;或研细末调敷。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坡、田野、路旁、沟边、河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各地,主产河北、浙江、江苏、四川。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实。 采收储藏:夏、秋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晒干;或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落果实,筛净或簸去杂质。 炮制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麻辣副作用。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泥抄,洗净,晒干。对蛇床子分别与盐、酒、醋、姜、蜜、黄土水共炒法进行筛选,结果以后者为最佳,即用黄土水将蛇床子浸泡一夜,再用文火炒,俟辛香味出为度。 1、《雷公炮炙论》:凡使蛇床须用浓蓝汁,百部草根自然汁,二味同浸三伏时,漉出日干 ,却用生地黄汁相拌蒸,从午至亥,日干用。 2、《日华子本草》:蛇床,凡合药服食即挼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作汤洗病则 生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