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苍耳子 汉语拼音:cang er zi 英文名:Siberian Cocklour Fruit,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 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 科属分类:菊科。 别名:葈耳实、牛虱子、胡寝子、苍郎种、棉螳螂、苍子、胡苍子、饿虱子、苍棵子、苍耳蒺藜、苍浪子、老苍子 性味:味苦;甘;辛;性温;小毒 归经:归肺经;肝经。 功能: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 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砂质荒地、干旱山坡、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苍耳工蒙古苍耳带总苞的果实。 采收储藏:9-10月果实成熟,由青转黄,叶已大部分枯萎脱攻时,选晴天,割下全株,脱粒,扬将,晒干。 炮制:拣尽杂质,去刺,筛去灰屑,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