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基本用途】 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炮制方法】 花椒:取原药材,除去椒目(另作药用)、果柄及杂质。炒花椒:取净花椒,置预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有香气,呈油亮光泽(出汗),取出晾凉。
【炮制作用】 花椒: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能。生花椒有小毒,辛温之性甚强,外用杀虫止痒作用佳。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 炒花椒:炒后可减毒,长于温中散寒,驱虫止痛。用于脘腹寒痛,寒湿泄泻,虫积腹痛。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主治: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浮肿腹水;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蛀牙病,断奶回乳,取花椒,治痛经,治秃顶,治痔疮,
【食疗价值】 花椒,辛温有毒。清。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本草经疏》中告诫:“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咳嗽咯血,……法所咸忌。”肺结核之人亦当忌食。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花椒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醇、柠檬烯、磷、铁等。青椒子含挥发油,主要为异茴香脑、香柠檬内酯、苯甲酸。牻牛儿醇小量能增强肠蠕动,大量则抑制肠蠕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对局部有麻醉止痛作用。 【注意】多食动火,耗气,损目。
【产品辨别】 花椒位列“十三香”之首,是我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无论红烧、卤味、小菜等菜肴均可用到它。
【鉴定方法】 ① 壳色红艳油润,粒大而均匀,果实开口而不含或少含籽粒,无枝杆及杂质,不破碎污染的为好。 ② 手感糙硬,并有刺手干爽感,轻捏即碎,拨弄时有“沙沙”声响的干度较好。 ③ 顶端开裂大的,成熟度高,香气浓郁,麻味强烈。 ④ 用少许碘酒掺水,呈淡黄色时,撒在花椒面上,呈蓝色的为掺假品。 “眼观法”:真花椒绝大部分中间裂开,有开口,外壳色泽 棕红或棕黄,每颗大小颜色不全一样,壳内侧颜色为白色,有少量黑色籽粒。真胡椒为黑色或灰白色圆形颗粒,颜色不均,外壳有一小黑点。假花椒、胡椒具有颜色一致,形状大小均匀的特点,假花椒表面致密无开口,同等体积较真花椒重 “鼻闻法”:正常的花椒、胡椒带有特有的香味,假的则没有“手搓法”。真花椒手搓较软,搓揉后有正常花椒外壳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