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胃经。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功用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①《本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酐。" ②《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③《药性论》:"能治面生酐。面脂用,主光华。" ④《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⑤《滇南本草》:"治脑漏鼻渊,祛风,新瓦焙为末。治面寒痛,胃气痛,热酒服。" ⑥《纲目》:"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4] ⑦《玉楸药解》:"泄肺降逆,利气破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