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规格齐全,价格面议,欢迎咨询洽谈!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
【产地】安徽
【草药名】:白芷 (《本经》)
【化学成分】:该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
【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臣,番白芷,兴安白芷,库页白芷,杭白芷,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风,川白芷,香棒,茞。
【商品名】:杭白芷,又名浙白芷、香白芷。为产于浙江者。川白芷,又名库页白芷。为产于四川者。祁白芷,又名兴安自芷,为产于河北安国,定县者。禹白芷:又名会白芷。为产于河南禹州、长葛者。亳白芷:又名白芷,为产于安徽亳州。
【处方名】:白芷,香白芷。
【性状】: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真品白芷】:外观呈类圆锥形而无明显的棱骨,长约10~24厘米,直径约1.5~2厘米,有时附有支根,顶端有凹洼的茎痕,也有多数同心环状的纹理。表面黄色或淡棕色,有众多皱纹,分布有少数长0.5~1厘米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突起处色较深,有时有支根切除的痕迹,显淡棕色;质坚硬而较轻,断面粉质,全部淡棕色,随处密布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状,层环为明显的棕色,木质部约占横断面的1/3以上,射线紧密,自中心向四周幅射;闻之气味芳香,口尝味辛,微有苦味。
【伪品岩白芷】:外观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根头部有环纹,四周有少数呈毛状的基生叶柄残基;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白色,木部黄白色,有少数裂隙;闻之气微,无芳香味,口尝味淡而后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