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是一种既能让人发汗又能迅速止汗的神奇草药,它以根入药、性温味甘,是不可多得的解表中药材之一。除了用于常见的流感或头痛外,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它的用法、用量及主治偏方有哪些? 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回云、回草、百种 功效作用: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Root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毒性:无毒 归经:脾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温 药味:辛、甘 防风,是一种药草的名字,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生用。 药草名。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小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即以黄耆、防风煑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铜芸、茴草、屏风、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