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鉴别: (1) 该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狭。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 80μm;有木纤维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取该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 取该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采收和储藏 收割茎叶2-3次,秋季挖根或初冬采挖,掉茎叶,洗 净晒干,存放阴凉干燥处,防霉,以受潮种虫蛀。 炮制方法 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药物应用鉴别 1.板兰根与大青叶,皆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但板兰根有利咽之长,而大青叶化斑之长于胜于板兰根。 2.板兰根与青黛皆为清热解毒要药,但青黛味咸而具消痰散肿之长。 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菘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1: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营内均有杀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3.解毒作用: 据报道,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 4.提高免疫功能: 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板蓝根多糖体外实验对刀豆素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转反应无明显增强作用。此外,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小鼠静脉注射碳粒廓清速率。 5.抗肿瘤作用: 对大鼠W256实体瘤和小鼠Lewis肺癌注射靛玉红200mg/kg,连续6-7天,结果对大鼠W256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7-50%和50-58%,皮下注射最减少到每日100mg/kg以下时,其抑制作用不明显。靛玉红500mg/kg灌胃,对大鼠W256实体瘤的抑制率为23-33%,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约30%。靛玉红能延长淋巴白血病L7212小鼠的生存时间20%左右。此外,经小鼠精原细胞法试验证明,靛玉红不能特异性地抑制B型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 6.对白血病作用: 药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从超微结构形态来看,在靛玉红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实验中发现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给小鼠灌胃靛玉红后,血中浓度逐渐增高,12小时达到高峰,l天后缓慢下降,维持时间较长。体内分布以肝、胆、胃、肠为最高。生物利用度下为46.48%。靛玉红静脉注射或灌胃给药均在肝胆代谢,再随粪便排出体外,给药96小时从粪便排泄量占给药量的76.03%。 药(毒)理学 靛玉红的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1-2.0g/kg。小鼠灌胃5g/kg,连续5天,观察1周,结果未见动物发生死亡和出现明显毒性反应。亚急性毒性试验:以犬分别灌胃靛玉红20.100、200mg/kg连续6mo,结果小剂量组的食欲和生长情况与对照组相似,而大、中剂量组服药后动物出现食欲减少、腹泻、便血以及SCPT升高和灶性肝细胞坏死等反应。但3个剂量组的血象、骨髓象都未见明显抑制,对肾功能、心电图也无影响。 医学药理作用 理化鉴别 1.取本晶水煎液, 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取该品粉末0.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 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精氨酸对照品, 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1,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自然干燥), 以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19:5:5)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热风吹干, 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1.根煎剂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抑菌作用;根的丙酮提取物及叶的丙酮提取物亦有抑菌作用.板蓝根醚提物1%浓度平皿打孔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50%板蓝根注射液于鸡胚绒毛尿囊腔注射0.5ml,对鸡胚感染的流感病毒PR'株及京科68-1株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5%~100%板蓝根煎剂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有抑制作用. 3.板蓝根多糖25.50、100mg/kg腹腔注射, 对2,4一二硝基氯苯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50mg/kg腹腔注射, 使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过渡型和淋巴母细胞的百分率均增加,说明有诱导淋转的作用.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凉血药 板蓝根-中药粉末 【性味】苦,寒。 ①《本草述》: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凉。 【归经】 ①《本草便读》:入肝、胃血分。 ②《中华本草》: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各家论述】 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 ②《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 ③《本草便读》: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④《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 ⑤《现代实用中药》: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 ⑥《中药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⑦《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腮腺炎。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 ⑨《广西中草药》:治乙脑,流感,流脑,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 ⑩《本草图经》:马蓝,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匕,治妇人败血甚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60-120克;或入丸、散。久用:适量,煎汤熏洗。 【用药禁忌】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肥沃的壤土,前茬收获后翻耕晒地,越深越好,利于根的下伸、顺直、光滑、不分杈。每公顷施是肥450~600千克,把基肥撒均匀后再翻耕一次,耙细整平作畦。备播种用。 2.繁殖方法 主要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70%,温度在16-21度,湿度适宜,播种5天即可出苗。分春播、夏播、秋播。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方法基本都相同。只是秋播在结冻前浇一次冻水,保护苗越冬,在做好的畦上按23-26厘米行距划4.5厘米左右浅沟,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 土0.6~1厘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 3.选留良种 采收板蓝根时,选无病虫害的,主根粗大健壮无分杈的根条作为种子,按行株距50厘米*26~33厘米移栽到苗种田内。浇水以后加强管理,结冻之前薄薄的铺上一层马粪或圈肥防寒。次年秧苗返青时及时浇水,松土。苗高6厘米时追肥灌水,以利秧苗旺盛生长,抽薹开花时再施一次追肥,5月份种子成熟,割下晒干,脱粒,收过种子的板蓝根如木质化,根不能作药用。 4.间套作 在留种地里可以和蔬菜、玉米间作,玉米在畦梗上66厘米交叉种植,还可和药间作如桔梗、防风等植物,充分利用不同采收季节和植物的特性,因地制宜的进行间套作。 5,田间管理 当苗高6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间苗、补苗、除草,除草一般3~4次,松土,定苗株距6~10厘米,5月份追一次肥,每公顷施硫酸铵150千克,尿素112.5千克,撒入行间。如果施饼肥每公顷0.6~7.5千克。割取大青叶后施第二次肥,水肥充足大青叶生长的好,一般浇水6~7次。 6.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在叶子的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病班不明显,严重的可使叶枯黄。 防治方法:收获后烧掉病残株,减少越冬菌原。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通风透光和排水。 2.菜白蝶和小菜蛾 菜白蝶的幼虫危害叶片,把叶子吃成孔洞、缺刻,严重者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根收后,集中烧毁地上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蚜虫:用200倍乐果液喷洒。 (五)采收加工 由于播种期不同,采收时间各有差异,如果秋播的大青叶种子,于第二年5月份开花,5月末至6月份种子逐渐成熟,种子变成黑色时,割取地上部晒干,脱粒,种子装在布袋或麻 板蓝根-加工后 袋里,放在通风阴冻干燥处,或者马上进行复播。春播的种子,待苗高16~20厘米时,6月份割取第一次叶子,若割口从基部开始留1.6~2.6厘米,新叶长出后8月份再割一次,如果少量栽培,可在周围采叶子,留中间的进行生长。10月末挖取板蓝根,刨根时在畦子一侧挖50-60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沟刨收,勿伤根。刨出后去掉泥土,晒干六、七成,捆成小捆,再进行晾晒至干为止,每公顷收干根2250~3000千克。 编辑本段板蓝根的食用方法 1.板蓝根煮汤, 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2.素炒板蓝根, 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就可以了。 市场分析 板蓝根21世纪市场分析 板蓝根是一种用量极大且长期销售不衰的药材,纵观板蓝根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销量在飞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之前板蓝根年销量在50万kg;70年代板蓝根许多疗效已经确定,年销售量突破300万kg;到80年代中期,购销量达800万kg;90年代初年产量达2000万kg,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90年代中期产量在950万kg左右,需求量在800万kg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缓减;2000年以后,板蓝根的种植面积由中原地带向西部、西北部及东北扩种,致使2002年产量突破3000万kg,板蓝根价格达到历史的冰点。2003年“非典”拉动了需求,但是“非典”在消耗库存的同时也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使得“非典”过后板蓝根供大于求成为定局。 板蓝根饮料: 在历史上,其价格常常会因为流行病而导致需求突然迅速上涨。在1989年上海及其周边省区乙肝流行,迅速拉动对板蓝根药材的需求,板蓝根价格由1.5—2元/kg飚升至10~12元/kg,极大地刺激了生产。1992年全国出现余量,市价下滑至3元/kg左右,1993年跌入低谷2元/kg。进入1996年,由于库存清空,价格又出现反弹,1998年升至6~7元/kg,随后4年价格逐步下降,2002年降至最低点为1.5—2元/k。2003年由于“非典”流行,板蓝根作为各种预防和治疗“非典”验方中皆有的一味药,骤然热销,市价大幅攀升,4月份曾创下了100元/kg的高价,而年销售量初步估计也在1000万kg左右。“非典”过后板蓝根价格迅速下降,2003年6~12月价格基本维持在5~12元/kg。在2004年板蓝根产新期间,药商开始囤积大货,补充库存,并等待第二次提高价格。大量收购使板蓝根价格稍有上涨。但是随着板蓝根大量上市,且“非典”得到控制,没有复发,使板蓝根顿时失色,也使板蓝根囤积者二次发财之梦彻底破灭,开始大量放货,使板蓝根价格迅速回落到4元/kg左右。2005年板蓝根价格仍稳定在4元/kg左右。预计板蓝根的市场价格将会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切记不要被“非典”时期的高价位所迷惑,一哄而上地盲目种植,应因时、因地、因市场需求适当发展生产。目前在安徽、陕西、江苏等省正在积极建立板蓝根GAP基地,而且安徽省太和县建立的板蓝根GAP基地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第一批GAP’基地认证,基地的建立将会使板蓝根市场价格更平稳。[3] 编辑本段栽培要点 育苗 一般采用宿根移栽或秋播留种。5.6月份采收的种子,于翌年4月上旬播种。苗圃应选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畦宽3.33米,高16.7厘米,长度不限,畦面要松软平坦,撒播或条播均可。每667米2(1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作基肥。条播按10~13厘米行距开0.33~0.67厘米的浅沟。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去浮在上面的菌核和瘪粒,然后捞出置于2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进行闷种摧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播后覆土压实。每667米2播种2.5公斤左右。播后盖上一薄层稻草,防止日晒,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苗床湿润,6~7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后应立即除去覆盖物。苗高1.5~2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苗高3~5厘米时,按3~4厘米见方留一株壮苗,并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喷一次波尔多液100倍液防治霜霉病,同时用代森锌5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发现立枯病时还需喷洒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800倍液,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以防蔓延。 一般培育30天左右可出圃。采用宿根移栽以在春秋进行为宜,因气温和湿度都适宜栽移大田种植或再植育苗。 定植 板蓝根系直根系植物,主根长,一般可入土30多厘米。所以,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背风向阳的旱地、坡地种植,但不宜种在低洼积水的地方和水田里。移苗定植时间,以秋春为宜。开春霜雪绝迹,气温 回升,雨水多,定植后成活率高;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凉爽,也易成活,但要注意防旱。春播移苗定植为生产商品,秋播作为留种。板蓝根商品田在5月上中旬移苗定植,一般采用穴栽。如果成片种植,应先铲除杂草,翻松土壤,然后整地作畦,畦宽1.5~2米,间宽33.3厘米,畦高16~20厘米。每667米2施农家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耙细整平,按株距35~40厘米、行距60~70厘米挖穴,每穴种植2株。移植时应随起苗随种植,注意根系舒展,压实,浇足定苗水。 田间管理 1 定苗 当苗高4~7cm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3~4cm定苗。定苗后,生长前期宜干不宜湿,促使根部下扎,生长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吸收。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定植苗成活后,应查苗补缺,以达到平衡生长,并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促苗快长。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浅锄除去杂草并追施长苗肥,每667米2施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饼肥40公斤。6月上中旬,苗高25厘米以上,应及时收割第一次叶子。割叶后,每667米2追施速效肥人粪尿500公斤或尿素5~6公斤(对水浇施),促进叶片再生快长。7月下旬和9月中旬可分别再割一次叶。每次割叶后都应追施效速氮肥,并结合中耕松土。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水保墒和湿润土壤,以确保丰产。 2.铲趟、除草 土壤疏松,才能根深、叉少、叶茂。全生育期要铲趟3次:当幼苗3~4叶时(5月末)进行第1次铲趟松土,深度为15~20cm;1个月后(6月末)进行第2次铲趟,深度为20~25cm;收获前(9月末)趟第3次。如果用除草剂除草,可选择“精克草能”,当杂草3~5叶时喷施,亩用量40mL对水50kg喷雾。 3.追肥、割叶 6月上旬追肥,亩施硫酸铵40~50kg,加含钙、镁的复合肥7~15kg混合施入。在保证水肥充足、生长良好的条件下,可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收割2次叶片,割收时留茬高3~5cm。每次割叶后应及时追肥、灌水,切忌施用碳酸氢铵,以免烧伤叶片。 编辑本段虫害防治 板蓝根霜霉病 1.症状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仅叶背出现灰白色霜霉状物,叶面无明显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进一步发展则成退绿小圆斑,以后为褐色枯斑,严重时褐色枯斑连成大斑,病叶边缘亦变褐干枯,直至整个叶片干枯死亡。 2.防治措施 ① 收获时清除病残叶,集中处理,以减少越冬病源。 ② 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合理密植,降低湿度。 ③ 发病初期喷药,将病害控制在初期阶段,以免扩大蔓延。可用1∶1∶100~15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1次。喷药时注意喷施叶背。 板蓝根灰斑病: 1.症状 病叶上出现小病斑,直径2~6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薄,易穿孔。发病后 板蓝根 期,病斑不断扩大至整个叶片枯黄死亡。潮湿时叶正面出现霉层。 2.防治措施 与霜霉病相同。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仅叶背出现灰白色霜霉状物,叶面无明显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进一步发展则成退绿小圆斑,以后为褐色枯斑,严重时褐色枯斑连成大斑,病叶边缘亦变褐干枯,直至整个叶片干枯死亡。板蓝根 板蓝根根腐病 1.症状 根部受害时,须根和主根根尖先受害,呈黑褐色,至根系维管束呈褐色病变。后期整个根部腐烂,地上部植株萎蔫,逐渐枯死。 2.防治措施 ① 轮作。 ②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 ③ 发病初期用1000倍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浇灌。 板蓝根菌核病 1.症状 根、茎、叶、荚均受害叶受害时初为水浸状青褐色病斑,后全叶腐烂,仅留叶脉。茎受害时 板蓝根-药用 皮层腐烂,茎秆破裂成乱麻状,布满菌丝,茎内外及叶片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以茎基部近土表处菌核最多。后期全株枯萎变黄死亡。 2.防治措施 ① 水旱轮作。菌核浸水一个月腐烂,水旱轮作,可有效地减少病菌。 ② 雨季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合理密植,通风透光。 ③ 发病初期喷600倍65%代森锌。①轮作。 ②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 ③ 发病初期用1000倍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浇灌。 编辑本段栽培加工 〖植物/动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主根深长,外皮黄棕色;茎上部分枝;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5--30厘米,宽3--7厘米,全缘或波状,有时呈不规则齿裂;茎生叶较小,长3--15厘米,宽5--35毫米,全缘,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抱茎。复总状花序;萼片4,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6,四强;雌蕊1。长角果长圆形,长15--18毫米,宽3--4.5毫米,扁平,边缘翅状,紫色,顶端圆钝或截形,基部渐窄。种子1枚。花期4--5月份,果期6月份。河北省、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南省、江苏省、甘肃省等地栽培。 〖药材产地〗 主产于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亦产。销全国。其他地区自产自销。 〖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忌干旱与水涝;宜栽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中。用种子繁殖,春播于4月份上旬;秋播在8月份上、中旬。条播,行距25--33厘米,沟深2厘米左右;穴播,穴距27厘米。每亩用种量1.5--2.5公斤。苗高7--10厘米时间苗,条播按株距7--10厘米定苗1株;穴播每穴留苗2--3株。定苗后结合松土除草,适时追肥,雨季注意排水。春、夏有白锈病为害叶片,可喷洒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在发病前和发病初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栽培研究进展:略 〖采收加工〗 菘蓝根一般来说在秋季11月份初将根挖出,去净叶〈叶作大青叶) 和泥土,用手顺直、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再晒干。 〖药材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芦头,抢水洗净,润软,切成厚2--3毫米顶头片,干燥。炮制研究进展:略 〖药材贮藏〗 置干燥通风压;寇制品置容器内密闭,防霉,防盛。 编辑本段采收加工 大青叶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1.采收时间:春播板蓝根在水、肥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地上部正常生长。每年收割大青叶2~3次,第一次在六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第三次结合收根,割下地上部,选择合格的叶片入药。以第一次收获的大青叶质量最好。伏天高温季节不能采收,以免发生病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采收方法:选择最近几日晴天,进行收获,这样既利于植株重新生长,又利于大青叶的晾晒,以获取高质量的大青叶。具体方法:用镰刀离地面2~3厘米处割下大青叶,这样既不伤芦头,又可获取较大产量。 板蓝根的采收时间和方法 根据板蓝根药效成分的高低,适时采收。实验证明:12月份的含量最高,因此,在初霜后的12月中下旬采收,可获取药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的板蓝根药材。故这段时间选几日晴天,进行板蓝根的采收。首先用镰刀贴地面2~3厘米处割下叶片,不要伤到芦头,捡起割下的叶片,然后从畦头开始挖根,用锹或镐深刨,一株一株挖起,拣一株挖一株,挖出完整的根。注意不要将根挖断,以免降低根的质量。 板蓝根、大青叶的初加工 1.板蓝根的初加工:将挖取的板蓝根去净泥土、芦头、茎叶,摊放在芦席上晒 板蓝根-种植 至七八成干(晒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然后扎成小捆,晒至全干,打包或装袋储藏。以根长直、粗壮、坚实而粉性足者为佳。晒的过程中严防雨淋、发生霉变,降低板蓝根的产量。 2.大青叶的初加工:将大青叶运回晒场后,进行阴干或晒干。如阴干,需在通风处搭设荫蓬,将大青叶扎成小把,挂于棚内阴干;如晒干,需放在芦席上,并经常翻动,使其均匀干燥。无论是阴干或晒干的都要严防雨露,以发生霉变。以叶大、洁净、无破碎、色墨绿、无霉味者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