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特性 本品呈梭形,长8~12mm,直径3~4mm。表面淡黄色,背面为外稃包围,具5脉;腹面为内稃包围。除去内外稃后,腹面有1条纵沟;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和须根,幼芽长披针状条形,长约5mm。须根数条,纤细而弯曲。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甘。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入药部位 植物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方法 1、麦芽:除去杂质。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主治 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相关配伍 1、快膈进食:麦芽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橘皮各一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人参汤下三、五十丸。(《本草纲目》)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禁忌 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相关论述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