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和川桂的树皮。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常绿阔叶林中。
2.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
3.生于山谷、山坡林中。
4.生长于山区的斜坡、山林中。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肾
【功能主治】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水或酒调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阴虚有火者忌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
2.《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
3.《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