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丝瓜络的基原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中药丝瓜络的药材 丝瓜络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直径5-10cm,长短不一,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时可见残存果皮及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有3个空腔,偶见残留的黑色种子。气微,味淡。 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中药丝瓜络的化学成分 丝瓜络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中药丝瓜络的功效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1.《脉因证治》:"治疝。" 2.《医林纂要?药性》:"凉血渗血,通经络。" 3.《药性考》:"疏风行痰,下乳,消痈肿骤,解毒杀虫,便血痔漏。" 4.《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5.《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6.《本草用法研究》:"清热化痰通络。" 7.《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活血、通经、解毒药,能通乳汁,治痈疽不敛等症。又为止痛、止血药,用于肠出血、赤痢、妇人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8.《山东中药》:"治小便不利,关节肿痛。" 9.《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水肿。" 10.《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用于胸痹、坐骨神经痛、中风后半身不遂、跌扑损伤。" 中药丝瓜络的作用(药理作用) 1.镇痛、镇静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对化学、电、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颅痛定相似。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2.抗炎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并对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其他作用 丝瓜络提取成分体外有抑制免疫溶血作用。丝瓜提取物有很强的抗乙型脑炎病毒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 中药丝瓜络的炮制 1.丝瓜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种子,击扁,切成小块。《串雅内编》:“去子,剪碎。”生品长于祛风化痰,通络除痹。 2.炒丝瓜络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丝瓜络炭取净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证治准绳》:“连子烧灰存性。”《得配本草》:“煅炭存性。”炒炭后有止血作用,用于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