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蜈蚣
【规格】统
【产地】湖北
【价格】面议
【原形态】
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
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炮制】
1.蜈蚣:拭净,除去头足,剪断用。
2.酒炙蜈蚣:将蜈蚣除去头足,折断;酒润后,微火焙干。
3.《雷公炮炙论》: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于士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后,去木末,去足、甲用。
4.《纲目》:今人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
毒蛇咬伤;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研末,0.5-1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
和顺昌药品行
联系人:王亦琪
电话:13645679047 13605683311
QQ:452645798
地址: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5061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