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Xìnɡ Rén
【别名】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生境分布】主产东北、华北各省。
【炮制】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炒杏仁:取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性味】
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苦,冷利,有毒。
③《本草正》:味苦辛微甘。
【归经】
入肺、大肠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