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4变种。中药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产地】甘肃 【药名】: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 【药材性状】 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仅根上端1~3cm部分有环纹,质稍软,断面裂隙少。味微酸。呈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0-35cm,直径0.4-2cm。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栽培品环纹少或无;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采收加工】 党参移栽,当年秋天即可采种。开花结果后,果实变褐色时采种,逐次采收产量高,一次性的采收产量低。种子干燥后,放于通风处。每公顷采收种子150~225干克。 【药材基源】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该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②《中华本草》: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 【炮制方法】 1.党参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党参:将大米置热的炒药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时,投入党参片拌炒,至党参呈黄色时取出,筛去米,放凉。(每100kg党参片,用米20kg) 3.蜜炙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与党参片拌匀,闷透,置热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黄棕色,不黏手时取出,放凉。(每100kg党参片,用炼蜜20kg) 【成品性状】 1.党参片: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便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纹,中央有淡黄色圆心。周边淡黄白色置黄棕色,有纵皱纹。有特殊香气,味微甜。生党参片益气生津力胜。常用于气津两伤或气血两亏。 2.米炒党参:表面老黄色,具香气,余同生党参片。气变清香,能增强和胃、健脾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 3.蜜制党参:形如党参片,表面黄棕色,显光泽,味甜。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的作用。用于气血两虚之症。 【药材鉴定】 党参 根略呈圆柱形、纺锤状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少分枝或中部以下面分枝,长15-45cm,直径0.45-2.5cm。表面灰黄色、灰棕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皱缩,疏生横长皮孔,上部多环状皱纹,近根头处尤密;根头有多数突起的茎痕及芽痕,集成球状,习称“狮子盘头”;根破碎处有时可见黑褐色胶状物,系乳汁溢出凝成(俗稀油点)。质柔润或坚硬,断面较平整,有的呈角质样,皮部较厚,黄白色、淡棕色或棕褐色,常有裂隙,与木部交接处有一深棕色环,木部约占根直径的1/3-1/2,淡黄色。气微香,味甜,嚼之无渣。
联系人:孔令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