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党参 【产地】甘肃
【规格】统/选
【价格】88-120元
【简介】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4变种。中药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 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该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配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等。
1.脾肺气虚证。该品性味甘平,主归脾肺二经,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症,常与补气健脾除湿的白术、茯苓等同用;对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症,可与黄芪、蛤蚧等品同用,以补益肺气,止咳定喘。其补益脾肺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临床常用以代替古方中的人参,用以治疗脾肺气虚的轻证。
2.气血两虚证。该品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常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
3.气津两伤证。该品对热伤气津之气短口渴,亦有补气生津作用,适用于气津两伤的轻证,宜与麦冬、五味子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党参为补气健脾之要药,所含皂苷、菊糖、微量生物碱、淀粉等对人体多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强壮作用,能提高人体的适应性。有抗溃疡,能增加肠张力、调节胃运动,在调理肠胃制剂中重用党参的肠胃调神剂对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胃窦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颇有效验。此外,该品亦常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用于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以扶正祛邪,使攻邪而正气不伤
【用法用量】
①《中华本草》:内服:煎汤,6-15克;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②《中国药典》:煎服,9~30克。
![]() 党参 【典籍记载】
1.《本经逢原》:清肺。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2.《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3.《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4.《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5.《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6.《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血,佐枣仁补心。补肺 蜜拌蒸熟;补脾恐其气滞,加桑皮数分,或加广皮亦可。
7.《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 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 振动中气 ,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 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特力量较为薄弱, 不能持久,凡病后元虚,每服二、三钱,止足振动其一日之神气,则信乎和平中正之规模, 亦有不耐悠久者。然补助中州而润泽四隅,故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 ,即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