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采割藤茎,除支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
【药理作用】有镇静和泻下作用。
【炮制】清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后,切段,晒干。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注意】燥狂属实火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正义》:夜交藤,濒湖止称茎叶治风疮疥癣,作浴汤甚效,今以治夜少安寐,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然不寐之源,亦非一端,苟不知从病源上着想,而惟以此为普通用品,则亦无效。但止堪供佐使之助,因是调和阴阳者,故亦有利无害。
2.《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
3.《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4.《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5.《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6.《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
7.《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头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