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 优质的石斛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1500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美花石斛及铁皮石斛等的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及长江流域各地。多于夏秋间采收,晒干,切段生用。鲜石斛可栽于砂石内,以备随时取用。
金钗石斛茎的中、下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弯曲,长18至42厘米,中部直径0.4至1厘米,节间长1.5至6厘米。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有残留叶鞘。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气微、味苦。环草石斛为美花石斛和铁皮石斛的茎。茎细长圆柱形,常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至40厘米,直径1至3毫米,节间长0.4至2.3厘米。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平坦,气无、味苦,有粘性。耳环石斛用铁皮石斛等少数品中的嫩茎加工制成,呈螺旋状或弹簧状。主要供出口用。
石斛食疗作用:味甘、淡、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肾经。体坚质润。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润肺止咳,益肾明目。主治热病伤津,虚热不退,胃阴不足,口干咽燥、脘痛干呕、肺燥咳嗽,腰膝酸软,阴伤目暗。本品甘凉清润,主入胃肾,作用重在中下二焦,既清胃热生津止渴,又滋肾阴退热明目,为津伤口渴、阴虚目暗良药。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附方]1,石斛麦冬茶:石斛、麦冬、谷芽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饮。本方以石斛、麦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于阴虚胃热,呕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2,石斛蔗浆饮:石斛30g,甘蔗500g。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捣,绞取汁液。两汁混合。频频饮用。本方以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甘蔗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用于热伤津液,烦热口渴,舌红少苔。3,石斛杞菊汤:石斛、枸杞子、女贞子各15g,菊花10g。煎汤饮。
本方以石斛、菊花养阴清热、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补养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目昏眼花,视力减退。细茎石斛,又名:铜皮石斛,细黄草。与铁皮石斛很相似。茎高10~20厘米。叶长圆状披针形,长2.5~4厘米,宽7~10毫米,先端钝;叶鞘非灰色不清洁状。总状花序具花2~4朵;花淡黄绿色,直径约2厘米;中央萼片线状披针形,两侧萼片稍带镰刀形;唇瓣黄绿色,中央有1褐色的斑点。分布浙江、安徽、广西、云南等地.
|